乐乐课堂乐乐课堂地理大百科

乐乐课堂乐乐课堂地理大百科乐乐课堂乐乐课堂地理大百科这位爸爸本来希望女儿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他才会拒绝帮忙,这是没问题的;但孩子找了奶奶帮忙,为什么他会非常愤怒呢?原因就在于孩子找到了其他人的支持,她没有依赖爸爸,也没有按照爸爸的想法去做,身为爸爸感觉权力受到了威胁。父母似乎不能容忍孩子不听自己的话,这种感觉的背后隐藏着对孩子“背叛”的愤怒。当孩子慢慢长大,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是行动能力都在增强,这个时候会让父母隐约产生自己将会被孩子抛弃的感觉。父母嘴上说为孩子好,让孩子独立,但在潜意识里也在害怕孩子的成长,这种成长被父母赋予了背叛和抛弃的意味。我的一位朋友,他总被父母埋怨不做家务,妈妈每次抱怨都让他很恼火,其实他并不是不做家务,而是从小根本没有做家务的机会。工作之后,他开始独立生活,可以把家里收拾得很干净,把自己照顾得很好。这时候的他发现在家的时候,妈妈一边抱怨他不做家务,同时又把所有的家务包揽,其实不是他懒,而是妈妈在让他懒。只有这样,他的妈妈才能在家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父母离不开孩子,所以通过否定孩子的能力,进而承包孩子的部分自我功能。有些孩子感受到父母潜意识的这种想法和需求,并且与之产生了认同,孩子就会在智力和能力上“阉割”自己,把自我功能外包出去,让自己变得无法处理很多事情。这种情况是孩子通过把自己变得无能,以此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忠诚。曾奇峰老师曾经说过,万病源于未分化。如果父母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就容易忽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父母甚至会觉得,孩子如果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自己就会被抛弃。作为父母,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当你否定孩子或是嘴上说为孩子好的时候,到底是不是真的为孩子好,还是在利用孩子对父母的爱和恐惧来满足自己。
乐乐课堂乐乐课堂地理大百科乐乐课堂乐乐课堂地理大百科

声明:本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除本站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站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只作为购买原版的参考,并无法代替原版,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您若发现本站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请来信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lesheng的头像-乐升资源网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