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两书包含着儒家的全部伦理哲学与教育哲学。孔子在《大学》首章上论教育之目的为“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21]而以仁为其最终目的,即使人能以自己之真情博施济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2]这与罗杰斯理论模式中的“一个人接受心理治疗或受教育之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自我实现’的意义”有共通处。尤其是三纲领中之“明明德”,那是要修明德性,保持其本体之纯明,可说是最明显之点。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23]就是说仁是心德,在内不在外,求仁的方向是指向自己内心的。子曰:“为仁由己。”[24]他认为要做到仁,需要完全从自己身上下功夫。这与马斯洛为“自我实现”下的定义中所说的“充分地去使用及拓展个人所有的天才、能力、潜质等”[25]极为相近,两者都着重于固有能力之发挥。
声明:本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除本站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站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只作为购买原版的参考,并无法代替原版,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您若发现本站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请来信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