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讳可以带来切实可见的回报,这种回报不只体现为钱财的增加,还包括一些更宝贵的奖励:科举高中、多子多孙,以及更为广泛的社会福祉。 [52] 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明末的儒家精英阶层对慈善事业的关注越来越多。 [53] 这些人同样奉行节制,视酒色财气为必须远离的人生四恶,但这种社会道德观的前提是适度与克制,而不是无我无物。 [54] 该理念使功利性的目标被包裹在了道德的外衣之下,财富的积累和保存因此变得合情合理。最为重要的是,代表这类价值观的“中和的自我”(tempered self)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必再受困于无情的业报法则,在这类人看来,业报不过是一种迷信而已。在民间层面,财富与运势也与寿命和命数密切相关。但是信徒与五通神间“借阴债”的交易所体现的命数概念,既不符合佛教的道德均衡理念,又与儒家强调的积极行德相异。实际上,祈求者的道德品性从未经受考察。得到五通神庇佑的前提是按照程序一丝不苟地奉上祭品并卑微地向其意志臣服,而不是践德与自律。祈求者一旦接受神惠,就会陷入一张义务不断加重的大网,最终不得不受制于反复无常的五通神。我认为,我们现在谈论的“债”与强调不断增加财富的资本主义伦理观是不相容的。正如道教的“补运”概念向我们传达的,每个人都始终处于一种负债的状态。好运道并不能确保美满的未来,反而还会引发忧虑——人们害怕分配给自己的寿数、财产、气运将会很快耗尽,于是就有了请求神通广大的庇护之神为自己续运的需要。这类与阴界之神的交易,例如向五通神这般不辨善恶的神祇“借阴债”,不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交易。 [55] 用纸钱同神进行的交易实际上反映了深受金钱之苦之人的无能与脆弱
声明:本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除本站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站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只作为购买原版的参考,并无法代替原版,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您若发现本站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请来信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