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叔解码经典名画发现艺术之美学习感受什么是“内在家园”?显然不是用砖头和水泥搭建的,而是用喜欢自己、接纳自己和自我管理的心理建材打造出来的。为了能够取得内在与外界的安心自在,孩子需要运用到具有欢迎与恢复效用的心理建材,也是当孩子需要“理出个头绪”“仔细思量”,或只是照顾一下自己的时候的避风港。这个内在家园的很多层面是在复制母亲与孩子间的互信关系,良好而温暖的亲子关系与爱,为孩子提供了建筑蓝图。日后让他可以为自己设计出安慰舒适的内心所在。拥有浓郁的关爱、体验过高度无条件支持的孩子,一开始就获得慰藉、赢得渡过难关的协助,明白自己的价值并非建构在表现或取悦别人的能力上,能够发展出吸引爱和受尊重的感觉。他值得受到关爱,因此也变得关心自己。对于许多接受我治疗的孩子来说,有个危险的状况是,他们并未好好地发展出提供舒适与慰藉的“内在家园”。这些孩子已经被成功地教导、训练得凡事看外表,以至于很难发掘到自己的内心,更无法反躬自省,遑论从被支配的生活中抽取一点儿时间做自我核对,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这些孩子通常会被内在家园这样的观念搞糊涂,他们需要实例才能感受到某件从未见过或从未体会过的事情的价值感,可是这件事对他们的健康自我发展却是必要的。对我个人而言,这一种感觉像是童年时,每当我需要独自回味一段经验或自行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就常去爬后院里的大橡树。在我的记忆里,我曾经花过无数个小时坐在这棵橡树坚固的树枝上,面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挑战。我看到的每个孩子都需要帮助,建造出如我内心里的大橡树,能为他们提供快乐与慰藉的一个地方。这样的场所是高度私人化的领域,而孩子一旦抓到个中诀窍,就能发挥创意,想出一个感觉上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也许只是一处海滩、一个最喜欢的公园、桥下某个地方、奶奶厨房里的餐桌,或者只不过是一股安详宁静的内在感觉。
声明:本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除本站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站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只作为购买原版的参考,并无法代替原版,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您若发现本站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请来信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