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讲道德经学习感受

曾仕强讲道德经学习感受曾仕强讲道德经学习感受一开始人们也许只是会拒绝生育,但是用不了多久就会演变成想要毁灭现有生命的冲动,因为他们心存“怜悯”地判定有些糟糕的人生早点结束才算仁慈。在纳粹时代,这种哲学的出现使得被认定人生已毁的个体被以“道德仁慈”为由夺去生命。这种思维指向的问题是,仁慈的边界在哪里?一个人的病痛、衰老、智力障碍、残疾、抑郁、无用或政治不正确严重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在道德上被理所当然地淘汰掉?当局限或灭绝生命成为一个人的方向所在,他又如何确信自己不会在这条路上走到地狱般的尽头?在这个问题上,科伦拜校园枪击案凶手所写的文字尤其具有揭示性。他们写的东西非常潦草粗糙,语无伦次且充满自恋,但底层的哲学很明确,就是人们都应该为自己的存在而遭受苦难。这样的信念会让人对苦难进行创造性的延展。其中一个凶手认为自己是一切存在的判官,并且认为人类的存在有其不足,所有人类都应该被铲除。他和同伙射杀了他们的高中同学,但这还只是其计划的一小部分。他们还到处部署了燃烧装置,妄图毁掉整座城市。这样的计划是走上种族灭绝之路的其中一步。有这样的想法只可能源于个体对敌对恶魔梅菲斯特精神的沉迷,而极端思考者打心底里相信人因为有局限和恶意而不值得存在。这种看法在我看来虽然大错特错,但在危急时刻的确很容易说服许多人。这种看法有误的部分原因在于,它一旦被实现了,只会让已经很糟糕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曾仕强讲道德经学习感受曾仕强讲道德经学习感受

声明:本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除本站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站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只作为购买原版的参考,并无法代替原版,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您若发现本站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请来信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lesheng的头像-乐升资源网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