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宇现代史纲40讲

张笑宇现代史纲40讲张笑宇现代史纲40讲我非常喜欢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取得进展,往往不是因为我们发现了新的史料,而是因为我们用跟过去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其实仔细想一想,人类历史上有名的思想革命,基本上同时也是历史哲学的革命。比如,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他一辈子“述而不作”,但是唯一修订过一本书,就是记载鲁国历史的书《春秋》。孔子修订史书,其实就是用自己的历史哲学眼光,对历史人物做评价,彰显他的价值观。《圣经》也是一样。这本基督教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有大量历史内容,比如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比如“历代志”中大卫、所罗门及犹大王国的故事等等。这些历史其实在其他民族的史料中也有记载,如果你去对比,就会发现用一神教的观点,跟非一神教的观点来解析这些历史,非常不一样。再比如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其实也是重述历史的革命。在启蒙运动之前,人们理解历史的最主要线索是教会。因为在罗马帝国衰落后,欧洲早期中世纪陷入黑暗阶段,城市陷落,文化断代,技术被遗忘,很多人已经不会识字了,更不用说写书。当时能够读书识字甚至写历史的,只有教士。教士不会觉得某个地方的传统习俗最重要,他们会觉得宗教最重要,教会的规矩最重要。所以他们书写的历史,完全是围绕教会来写的。比如有一部记录英国早期历史的著作,就叫《英格兰教会史》。而启蒙时代开始,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反对教会,提倡人性解放,他们同时也从事书写历史的工作,通过对一片土地上风土人情的挖掘和理解,来彰显这个地方人的精神。这就不是教会史,而是民族史,在此基础上才有了民族认同和民族国家的观念。注意,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用不同的线索来梳理历史,并不代表这些角度之间有优劣之别。孔子的角度一定对吗?耶稣的角度一定对吗?启蒙运动看待历史的角度一定比教会看待历史的角度好吗?这些答案其实取决于我们的立场。如果我们是虔诚的信徒,那么我们肯定会觉得伏尔泰这些人是大逆不道的书生。但如果我们是一些普通人,我们想从教会的重负之下解脱出来,想自由思考,想换换脑子,不再过禁欲的生活,那么伏尔泰的历史观恐怕就对我们来说更有价值。而我要重新审视历史的原因,就是想找到对每一个现代普通人更有价值的角度。那么具体到方法论上,要怎么来研究呢?我们知道有很多历史发明家,他们经常提出各种颠覆性的解释,写下各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新奇理论,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掉进这些历史发明家的陷阱里面,变成历史虚无主义的信徒呢?我个人认为很有价值的一种思考方式,就是去探寻历史中具体的因果联系。我曾在课程、直播和知识城邦里反复强调过我特别喜欢的六个字:一具体,就深入。这里的具体,主要是尽可能精确地定位历史中那些具体的因果联系。举一个例子,有很多朋友对中国历史的印象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治乱兴亡,朝代循环。而我本人就很少用这种宏大的、不精确的叙事来看待中国历史。我会问一些特别具体的问题:一个朝代末期到底面临了怎样的挑战?这些挑战到底是可以避免的还是不可以避免的?统治阶级的哪支军队在哪场仗里被消灭了,所以才没有办法打败入侵者或者起义军,从而导致了灭亡?当我去寻找这种具体因果联系的时候,我就不会人云亦云地相信一些泛泛的、陈旧的观点,而是更深入地理解每个时代对历史走向产生影响的力量。比如汉代以降的世家政治问题,唐代的地缘政治问题,宋代的军事问题,明代的财政问题,等等。同样的道理,当我来审视我们这堂课的主题,也就是“现代世界如何诞生”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多宏大的、不精确的叙事。比如说,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体系里,会说人类历史本质上是自由观念的进步史,人从不自由走向自由,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历史就会进步。那我就要问一些很具体的问题了:自由的定义是什么?自觉的定义是什么?凭什么说四大文明古国比更古老的氏族社会更自由?凭什么说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王国比古希腊罗马更自由?自由又是怎么通过具体的机制导致社会进步的?当我们这样追问的时候,对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体系就能有更辩证的认识。
张笑宇现代史纲40讲张笑宇现代史纲40讲

声明:本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除本站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站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本站仅提供学习的平台,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只作为购买原版的参考,并无法代替原版,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您觉得满意,请购买正版。您若发现本站侵犯了你的版权利益,请来信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lesheng的头像-乐升资源网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